日期:2016年04月14日 来源:市场监管局
2016年第一季度,我市新设内资经济主体11960户,同比增长21.56%,其中内资企业3563户,同比增长61%;仅3月份全月,全市新设内资经济主体8473户,同比增长68.05%,其中内资企业2505户,同比增长180.2%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热情异常高涨,市场主体数量增幅再创历史新高。
一是提能增效力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红利持续释放。全体工作人员自觉增强服务意识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提升效率,加快受理速度,缩短办件时间,全速受理应对办件高峰。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、放宽住所登记条件、推进“先照后证”登记、开展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等系列改革举措,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,持续优化登记审批模式,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,有力推动了主体数量节节攀升。
二是借力“互联网+”送发展新东风促电商换市显成效。根据李克强总理“互联网+”讲话精神,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优势,不断创新践行“互联网+”发展新模式。通过成立电子商务研究所,为电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;设立电子商务秘书企业,实行托管登记服务;量身定制义乌本地交易平台“义乌购”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;率先推动电商行业企业集群注册,放宽住所登记条件,以“互联网+”战略引领实体市场转型升级,电子商务主体迅猛发展,“电商换市”发展战略成效显著。第一季度,全市新设内资经济主体中电子商务主体3988户,占33.34%,同比增长50.49%; 3月新设内资经济主体中电子商务主体2895户,占34.18%,同比增长52.21% 。
三是加班加点应对办照高峰全力帮扶企业顺利入驻“速卖通”。2016年,“速卖通”平台转型升级,对入驻提出更高要求,从今年4月1日起,新卖家在入驻时需要有“企业”身份,不再允许个人(包括个体户)卖家入驻。面临大批“速卖通”商家急需获得“企业身份”的迫切需求,我市急群众所急,早上提前上班,确保叫号平稳有序发放;午休时间轮岗值班受理业务,确保材料受理不间断;下午下班后继续奋战,加班加点确保当日业务当日办结,全力帮扶企业成功入驻“速卖通”平台。(张娟娟 丁聪)